五、董卓的兇殘性是東漢末腐朽政治的產物
2024-09-28 17:42:52
作者: 張大可等
窮凶極惡的董卓和他的涼州兵團在漢末登上歷史舞台,對社會進行了一場大劫掠,這並不是偶然,而是東漢腐朽政治的必然產物。
東漢後期腐敗政治的集中表現是宦官專政。到了桓靈二帝時期,前有「五侯」,後有「十常侍」。五侯是桓帝封為縣侯的五個宦官:單超、徐璜、具瑗、左悺、唐衡。十常侍是靈帝時亂政的十個中常侍:張讓、趙忠、封諝、段珪、曹節、侯覽、蹇碩、程曠、夏惲、郭勝。宦官專橫達於極點,不僅殺逐外戚,而且屢興黨獄,打擊朝官士大夫,「海內塗炭二十餘年」(《後漢書·黨錮列傳》),宦官子弟黨羽,布列州郡,禍害百姓,同盜賊一樣。他們隨意掠人妻女,奪人田宅,草菅人命,無惡不作,致使民怨沸騰,終於在公元184年爆發了黃巾大起義。
黃巾起義雖然失敗了,但它動搖了東漢政權的統治。然而,靈帝依然故我,更加信用宦官,成為腐朽的宦官集團的支柱,從而加劇了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冀州刺史王芬、南陽許攸、沛國周旌等聯結豪強,圖謀廢除靈帝。涼州漢陽(今甘肅甘谷)人閻忠公然勸說皇甫嵩以兵威取漢自代,至於那些擁有強兵的方鎮牧伯,更是心懷異志,等待時機,擁兵割據,董卓就是在這一背景下應運而生的大軍閥。
董卓入洛之前,包括袁紹、袁術、曹操等人在內的多數朝官名士,還想挽救將傾的大廈。外戚與朝官士族聯合反對宦官,企圖用清君側的方式來重整東漢朝綱。但是,何太后是依靠宦官之力得居正宮的,何進召董卓入京用強力脅迫太后,實際上是蔑視皇權,等於「倒持干戈,授人以柄」,給窮凶極惡的董卓創造了干政的機會,煽起他覬覦皇位的野心。
董卓入洛,殺了太后,廢了皇帝,另立新君,等於把神聖的皇權打落在地,一方面遭到了擁漢派朝官士族的反對,另一方面又煽起了大大小小軍閥的野心,東漢王朝就這樣分裂了,瓦解了。董卓以極其野蠻的手段殺逐擁漢派的朝官士族,最後兩者同歸於盡。漢獻帝回到洛陽,既無文臣,又無武將,成了一個空頭皇帝,於是成了曹操的「手中玩物」。可以說,董卓亂政替曹氏代漢掃清了道路,也就是說董卓扮演了一個「改朝換代的清道夫」的角色。只是他的清除方式造成了社會的大破壞,開啟了軍閥混戰的局面,使歷史前進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王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