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2024-09-26 11:45:05 作者: 岸見一郎、周穎琪

  因為我長年在大學之類的地方執教、做諮詢,所以常和年輕人交流。我基本上可以算得上是年輕人的夥伴。如果有父母因為孩子的事情來諮詢,我會告訴他們,就算沒有父母的干涉,孩子也能自食其力地活下去,要是父母無論如何都想插嘴,那麼只說「如果有什麼我們幫得上忙的,一定要告訴我們」就好了。

  然而,很多父母還是牴觸這種做法,覺得這樣做父母就沒盡到自己應盡的義務。養育子女應該以培養自立為目標,父母只能幫助孩子在不依賴父母的情況下生活下去。但是,如果本來該由孩子自己解決的問題被父母代勞,孩子就會變得永遠只能依靠父母生存。

  實際上,姑且不論年幼的孩子,就連結束學業開始工作的年輕人,也還在依賴著父母。當然,年輕人大概不這麼覺得,但對怎樣生活這個問題,如果孩子還需要仰仗父母的判斷,那實在談不上是已經自立。

  話雖如此,自立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活出自己的人生,也擔負著巨大的責任,因為就算沒能如願過上想要的生活,也不能把這個結果怪罪到父母或者其他人頭上。

  儘管如此,我們也必須說「這是我的人生,因此我要自己決定」,如果父母說的不對,我們也必須把他們的錯誤指出來。

  不僅是對父母這樣,對社會上的常識、老師、職場上的領導,我們也不能不假思索地遵從,而是必須去懷疑。

  三木清提到過「eccentricity」這個詞(用來形容舍斯托夫[1]式的焦慮)。這個詞通常用作貶義,表示「偏離正軌」或者「不尋常的性格或行為」等意思,但三木清在提到這個詞的時候帶有的是褒義。

  

  三木清把這個詞翻譯為「離心性」,意思是「脫『離』中『心』」。

  大多數人不抱任何疑問就接受的常識就是「中心」式的思維,然而這不是天然固有的思維,也不一定就是對的。脫離了中心思維,過著不同於他人的生活,就是離心性的生活。

  當然,我們必須去檢驗,脫離中心思維的活法到底正不正確。從小就被父母和周圍的成年人教導的、曾以為是常識的東西,絕不是理所當然的,很多人從明白這一點開始,從質疑常識開始,最終發現了人生或世界的真理。

  此刻覺得活著好難的人也好,因為某些事情感到絕望的人也罷,也許只是偏離了「中心」。我希望這些人能鼓起勇氣,讓自己去過偏離中心的生活也沒關係,和大家過不一樣的人生也沒關係。和年輕人交談的時候,我強烈地想要告訴他們這一點。

  通過這本書中和年輕人的對話,我首先要質疑的是,以成功為目標這件事,以及在這個目標下的競爭行為。學習本身並沒有問題。有問題的點在於,我們沒必要和其他人競爭。我希望大家能明白,不是只有成功才能給自己帶來價值。

  其次,大家不必被過去束縛。在至今為止的人生中,有的人也許從沒遇上過好事情。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必須要回顧一下才行。有人回想起來的淨是些痛苦的事情,那是因為痛苦的過去只能靠自己去面對,而這些人為了逃避這個人生課題,需要一個理由。不管經歷過多麼痛苦的事情,就算那些痛苦的事情造就了當下痛苦的人生,我們也沒辦法再回到那段過去。現在我們應該關注的,不是早就消失的過去,而是未來。

  不過,這個未來不是「還未到來」,而是「並不存在」。很多人相信明天一定會到來,認為自己可以預見接下來的人生,因此對人生進行規劃。然而,就算是年輕人也有可能隨時病倒,隨時丟掉工作。

  就算此前從未感到不安,一旦今後經歷過看不清人生前路的情況,就會產生被丟到狂風暴雨中的感覺。

  儘管如此,也不能認為接下來沒有一件好事,認為接下來只有盼不到頭的苦日子,因此對生活不抱有任何希望,絕望地認為明天不會到來,這些都只不過是為了逃避人生課題而製造出的藉口罷了。

  的確,人生中會有一而再再而三的不如意。但只要不覺得無能為力,不去放棄,說不定就會獲得希望。

  敷衍眼前的今日,就是在白白浪費活著的喜悅。為此,我們的今天必須只為今天而活。

  今天絕不是為了實現某種目標的彩排或準備階段,而是正式演出。認真去做今天力所能及的事情,人或許就能走得很遠。然而,人生的目的並不是走遠,而是享受旅途。

  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就會明白,無論是對自己還是對他人來說,活著這件事本身就已經令人喜悅。因為有了過程,最後有沒有成就根本不重要。

  肯定會有人覺得,看不清前路的人生令人感到不安。可大家難道不覺得,正因為預見不到未來,生活才令人興奮嗎?比如,出門旅行跟平時的通勤或上學路不一樣,沒有固定要去的地方和目的地,也可以偏離路線,混雜著不安與期待的心情,然而我們並不會因此就不出門旅行,不是嗎?無論發生多麼意想不到的事情,甚至是讓旅行中斷的事情,也是如此。

  我向年輕人介紹的這種活法,現在看起來可能是偏離「中心」的,是非常反常識的。但我衷心希望,這種活法總有一天會變成「中心」思維。

  之前有很多人聽了我的話以後感到釋懷。不過後來,也有很多人意識到我的要求相當苛刻,很難實踐。沒有一下子認同我的話也沒關係。在一次次的迷茫中,在聽懂了我的話卻一次次反駁著「但是」的過程中,可能就會變得能理解一點點了。

  這本書里寫的問題,也是我自己年輕時曾經想問的。一旦認真聽進去了,可能就回不到從前了。

  本書的內容基於我和本書編輯筱原明日美女士在網絡上進行的真實對話。多虧了她,我才弄懂了現在的年輕人都在煩惱些什麼事情。感謝她耐心地聽我說,並向我提出複雜的問題。

  二〇二一年十二月

  岸見一郎

  [1] 列夫·舍斯托夫(Lev Shestov, 1866—1938),俄羅斯存在主義思想家和哲學家。「焦慮」是存在主義哲學中的一個常用概念。存在主義哲學家認為,人總是會出現「存在焦慮」,即面對無意義的人生或荒謬的世界時感到恐懼、困惑或迷失,因此致力於探索存在的意義、目的和價值等命題。舍斯托夫認為,絕望體驗就是對確定性、自由和生活意義的喪失。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