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清宮檔案秘聞(全五冊)> 第六章 挽狂瀾於既倒 扶大廈之將傾(1)

第六章 挽狂瀾於既倒 扶大廈之將傾(1)

2024-09-19 18:58:39 作者: 呂志勇,高文文,鄒愛蓮,劉屹松,袁燦興

  清王朝統治下的中國,已處在封建社會後期,經歷了「康乾盛世」的無限風光,到了19世紀中期,也就是道光、咸豐執政時期,清王朝的衰相日顯。這時的清王朝,貪污受賄腐敗盛行,賣官鬻爵比比皆是;武備廢弛,八旗、綠營戰鬥力低下,往往得依靠鄉勇才能鎮壓武裝起義;貧富分化加大,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異常尖銳;同時,由於鴉片走私,白銀大量外流,財政日益拮据。中國已處在劇變的前夜。鴉片戰爭徹底打破了「天朝上國」的迷夢,清朝進入了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清朝的鐵帽子王們,或順應時代,積極推動改革,試圖力挽狂瀾;或昧於形勢,走上了歷史反動面,成為國家和民族的罪人;還有一些則好吃懶做,無所事事,最終由天潢貴胄淪落為普通平民,在歷史的長河中湮沒無聞。

  第一節

  洋務運動的領導者恭親王奕

  奕深得道光帝的喜愛,卻因各種原因錯過皇位,其母也稱之為「命也」。然而,奕卻在清王朝面臨危機之時,多次挺身而出,挽救危局。第一次是在太平天國兵鋒直指北京之時,就任軍機大臣;第二次是第二次鴉片戰爭時,留京主持和談;第三次在甲午戰爭時再次復出。同時,奕成為洋務運動在中央的重要領導,有力地推動了中國的近代化進程,這些都體現了他拳拳的愛國之情和濃濃的家國情懷。

  

  1.痛失皇位

  恭親王奕是道光皇帝的第六子,咸豐皇帝奕詝的異母弟。奕的生母博爾濟錦氏曾受命撫育皇四子奕詝,奕與奕詝年齡相仿,情同手足。六歲時入上書房學習,展現出非凡的天賦。費行簡在《近代名人小傳》稱奕「生而穎敏冠諸昆」,即他的聰慧遠超諸兄弟。在學習時,老師每天教授千字,奕只需少許時間就能背誦出來;同時奕也很擅長騎射,《清史稿》稱其曾創製槍法二十八勢、刀法十八勢,道光帝親自賜名「棣華協力」和「寶鍔宣威」,並且把白虹寶刀賞賜給奕,道光帝對奕的偏愛是有目共睹的。

  奕、奕詝兩人同父異母,性格頗為不同。據說,有一次道光帝曾有意考察奕、奕詝兩兄弟的品德,拿出金盒、木盒各一個,由他們二人挑選。傳言當時的奕詝頗有長兄之范,禮讓奕,讓弟弟優先挑選。奕見此局面,卻大大咧咧,毫無修養,直接拿起了金盒。兩人性格差異之大,由此可見一斑。奕詝性情內斂,給人以穩重、仁德、忠厚、謙恭之感,但也優柔寡斷,缺少帝王應有的魄力。奕詝的師傅杜受田是一代大儒,奕詝在其教導之下,熟讀中國傳統的四書五經、儒家的治國之道。雖為「正道」,但面對當時的內憂外患,幾乎無從應對:內不能應對國內錯綜複雜的局勢,外則無法有效抵抗西方列強的侵略。奕則大為不同,年輕氣盛,鋒芒外露,肯接受外部的新事物,頗具應時之才。從這一角度看,偏重守成,則選奕詝,如要選擇革故鼎新,奕則是非常優秀的人選。

  據記載,在繼統問題上,道光帝也曾長期猶豫不決。道光帝曾突然宣布將奕誴過繼給惇親王綿愷,這一做法直接顯示出道光帝對不拘禮節、生性粗魯的奕誴的排斥,使其徹底退出了皇位的爭奪。這時,皇位的爭奪,便限於皇四子奕詝與皇六子奕之間。奕詝早年曾於圍獵之時,不慎墜馬摔傷大腿,雖經治療,卻也留下少許殘疾,行動頗為不便;奕則文武全才,遠在奕詝之上,按清朝傳位須德才兼備的傳統,奕入繼大統也不無可能。道光帝幾度想傳位給奕,但最終選擇了奕詝。據《清史稿·杜受田傳》記載,道光帝晚年曾率諸皇子狩獵,奕騎射俱佳,所獲最多。奕詝則故意一箭不發,道光帝問起,回答說:「時方春,鳥獸孳育,不忍傷生以干天和。」道光帝大喜,稱讚說;「此真帝者之言!」道光帝以仁孝治天下,因此,奕詝此舉頗得聖意。而據《清宮遺聞》所述,道光帝有一天召奕詝和奕同時入對,奕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而奕詝的師傅杜受田則教授奕詝「上自知病重,不久於世,若問將來之事,你就伏地流涕,以表忠君愛父之誠意」。道光帝認為以仁孝治天下更好,因此決意立奕詝為儲君。但費行簡在《近代名人小傳》又有說法,道光帝在閒談時,曾暗示要傳位奕。奕跪在地上答道:「奕詝年長當立,且才德也不是我能比得上的。」道光帝非常讚賞,囑咐奕:「你的哥哥奕詝性子偏急,以後你要輔佐他成為賢明的君主,但願不要辜負我的期望。」

  難道道光帝真的不知道奕詝師傅杜受田在幕後出謀劃策?難道真的不知道奕詝身體的殘疾?答案是非常明確的。那為何道光帝最終選擇了資質平平的奕詝?最重要的原因是當時清王朝的統治已呈中衰之勢,內憂外患之下,急需有人能站出來力挽狂瀾。奕年輕,年富力強,才華橫溢,但上台如果真的大刀闊斧地干一場,成功固然是好,一旦改革失敗,激化社會矛盾,王朝就會動盪甚至崩潰。奕詝雖然資質平庸,但以儒家仁孝治天下,雖不至於有大功,卻也不會有大過。穩定或許是高於一切的最佳選擇,也最有利於清朝統治的延續。可是,在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中,這一選擇無疑又是短視的,在最需要革新的時代,卻選擇了保守,肯定會使中國錯過變革的有利時機。為了補償奕,道光帝除留下「立皇四子奕詝為皇太子」一諭外,又打破慣例,在上諭中「封皇六子奕為親王」。從清朝的制度設計來看,雍正帝創立了秘密立儲制度,皇帝生前親書立儲諭旨,一式兩份,一份由皇帝隨身攜帶,另一份懸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皇帝駕崩之後,御前大臣可將兩份遺旨取出,當眾拆封,並宣布繼統者。這一制度既可以避免骨肉相殘、內鬥不止,也可以保證諸皇子積極上進,同時保證皇帝的皇權獨尊、皇位永固。在這一制度之下,建儲匣中的安排肯定出於道光帝的本意。這一安排恰恰體現了道光帝對奕的叮囑「你的哥哥奕詝性子偏急,以後你要輔佐他成為賢明的君主,但願不要辜負我的期望」,表面上看,體現了奕在諸皇子中的獨特地位,遠高於諸弟郡王的身份,但同時,也暗含要他嚴守君臣名分,絕不能有造次之想,用意不可謂不深。

  奕詝繼位後,改元咸豐。奕詝登基後,遵照道光皇帝遺詔,正式封奕為恭親王。「恭」取「兄友弟恭」之意,既體現了兄弟間的友愛,更重要的是提醒他不要忘記君臣之分。後來,咸豐帝將原慶郡王府賜予奕作為府邸,人稱「恭王府」。這一府邸的選擇,也頗具深意。這一府邸始建於乾隆年間,它的第一代主人是著名貪官和珅。和珅此宅設計建造得富麗堂皇,據說其建宅時曾多逾制。這一豪宅賜予恭親王似為優待,但北京豪宅頗多,為何偏偏選擇此宅?原因是此宅的第二位主人是乾隆帝的第十七子慶郡王永璘。乾隆年間,永璘早早退出了皇位爭奪。在和珅被賜自盡後,嘉慶皇帝將此宅轉賜永璘,以表彰永璘的不願爭位之功。此時,咸豐皇帝將此宅賜給恭親王奕,同時賦詩一首:「名園朗潤近圓明,賜額心同弟與兄。孝弟立身先務本,慰予厚望助公平。」咸豐帝的用意就很清楚了。

  2.起於危急

  咸豐三年(1853),太平天國北伐軍直指直隸,奕被任命為「在軍機大臣上行走」。按照祖制,為防止親王勢力坐大,親王一般不入軍機處。但情況危急之下,奕也只得臨危受命,其間「參贊軍務、夙夜勤勞」,力圖挽救晚清政局的危機。即便如此,咸豐帝還是給奕下了一道諭旨:「道光二十九年皇考曾賜朕銳捷刀,賜恭親王奕白虹刀,彼時並蒙恩諭准其佩用,緣此二刀俱系桃皮鞘,非特賞不能用。現命恭親王奕署領侍衛內大臣,今日伊見面時請旨,所有從前特賞之白虹刀仍准伊佩用,桃皮鞘余不准用。」大概意思就是說,雖然皇帝給了你特權,但你的特權行使還得受到節制。早年的儲位之爭中的不快,常常縈繞在咸豐帝心頭,咸豐帝在強調兄弟之情時,又時時以君臣之分敲打奕。早在咸豐帝即位時,就曾冊封其養母即奕的生母孝靜皇貴妃為孝靜皇太貴妃。奕覺得其生母撫養有功,應當進一步尊為孝靜皇太后,就經常去懇請咸豐帝冊封。可能是由於儲位之爭中的不快,咸豐帝始終不願答應。後來,奕生母病重,奕再一次請旨尊封皇太后。奕請封時有些衝動,形同挾制,咸豐帝無奈之下含糊答應,奕即傳旨冊封,咸豐帝對此頗為不滿。隨後,咸豐帝以「禮儀疏略」為藉口,罷免奕軍機大臣、都統等職務,僅保留在內廷行走、上書房讀書的特權。這件事表面上看是因奕請旨時態度不好、有失禮儀,但念及奕生母曾多年養育咸豐帝,甚至將其視為己出這點功勞,請封孝靜皇太后的要求絕不過分。更何況當年奕詝便是以仁孝而獲得道光帝的認可,進而入繼大統的。如果此時背負不孝之責,無疑是天大的諷刺。可即便如此,奕詝為什麼還要這麼決絕呢?背後的原因顯而易見,皇權之下,絕對不能允許出現第二個權力中心。咸豐帝便以此為藉口,革除恭親王的一切要職。

  咸豐六年(1856),英國以「亞羅」號事件、法國以馬神甫事件為藉口,挑起第二次鴉片戰爭,出兵入侵中國。咸豐十年(1860),英法聯軍重新組織一萬八千人,先攻占天津。清軍統帥僧格林沁等在通州八里橋附近與英法聯軍展開激戰,結果,清軍慘敗,京師震動。咸豐帝等便以北狩為名逃往熱河避暑山莊。與此同時,咸豐皇帝任命奕為「欽差便宜行事全權大臣」,留守北京,籌劃和局,實際就是把爛攤子留給了奕。所謂的「留守北京」,既無險可守,更無兵可用,所謂的「籌劃和局」,條件低了列強不滿意,條件高了就是喪權辱國。10月初,英法聯軍劫掠燒毀圓明園,並進一步勒索清廷,在此背景下,奕全盤接受英法聯軍提出的苛刻要求,接受《天津條約》一切條款,另訂立《北京條約》,賠款白銀1600萬兩,增開天津為商埠,准許華工出國,允許西方傳教士到中國租買土地及興建教堂,清朝得歸還之前沒收的天主教教產,英國割得九龍司地方一區,將烏蘇里江以東幾十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割給俄國。雖然喪失大量主權,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咸豐皇帝倒也沒有怪責,還下旨表示體諒。隨後,奕以親王身份管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和議已定,隨後就應該請咸豐皇帝迴鑾北京。可是,咸豐皇帝不願回京與各國使節打交道,在避暑山莊縱情聲色。

  3.參與政變

  咸豐皇帝駕崩後,載淳繼位,改號「祺祥」,並遺命八位贊襄政務大臣輔佐幼主。而此時的奕參與簽訂了《北京條約》,且正以親王身份管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但咸豐皇帝直到臨死之時都沒有信任奕,也沒有對奕進行妥善安排,選擇近臣而非近支來輔佐小皇帝,這說明咸豐帝依然對奕心存芥蒂。八大臣輔政,無疑能保持皇位永固,八大臣的任何一位,都沒有繼承皇位的可能。而奕則大為不同,近親的身份使得他依然是皇位的有力爭奪者,因此,咸豐皇帝臨死之前的這種安排也就不足為怪了。但慈禧太后為抗衡八大臣勢力,密召奕前往承德避暑山莊。奕以奔喪為名,密會兩宮太后。據說,奕一進大殿就「伏地大慟,聲徹殿陛,旁人無不下淚」。今天我們已經很難知道奕當時痛哭的原因了,或是對兄長的思念,或是對被排擠的憤懣,或是以此來麻痹輔政八大臣。奕在前往熱河祭拜時,曾多次遭到八大臣的阻撓。奕在哭靈後,與太后密謀談話的內容已無從考證,但後來發生的事情,就廣為人知了,奕等人發動政變,逮捕載垣、端華等人,誘捕肅順,隨後廢除「祺祥」年號,改元同治。隨後,慈禧在紫禁城養心殿舉行了垂簾大典。這就徹底廢除了八大臣輔政體制,建立了兩宮太后垂簾聽政的新體制。奕因輔政有功、扶傾定危,以議政王的名義任軍機處領班大臣兼攝首席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享受王爵世襲罔替、享受親王雙俸、召見免叩拜等特權。奕堅決推辭王爵世襲罔替,但依舊被任命為宗人府宗令,並負責管理神機營,此時的奕,以議政王大臣的身份掌管軍機處及總理衙門,控制了清朝的中樞機構,同時又兼宗人府宗令和總管內務府大臣,控制了皇族事務大權,再次以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王大臣的職務主管外交事務,自此總攬清朝的內政外交,各種大權集於一身。在這種利益交換之中,兩宮太后與恭親王均有收穫,形成了「恭邸議政、母后垂簾」的政治格局。

  4.推行洋務

  同治三年(1864),太平天國運動失敗。清廷下旨加封奕之子載澄為貝勒,封載浚為輔國公,封載瀅為不入八分輔國公。伴隨著太平天國起義的平定,如何恢復社會秩序、發展社會經濟成為當務之急。當時中國不斷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西方的大炮以及太平天國、捻軍等起義衝擊著清王朝的統治。面對「內憂外患」,在如何抵禦外來侵略、如何面對現代化的歷史潮流等問題上,清朝統治集團內部開始分化為頑固派和洋務派。頑固派在中央的代表主要是大學士倭仁等人,他們認為「立國之道,尚禮義不尚權謀,根本之圖,在人心不在技藝」,主張以「忠信為甲冑,禮義為干櫓」來抵禦外侮。與之爭鋒相對的則為洋務派,他們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在「師夷長技以自強」「師夷長技以求富」的旗號下,提倡學習西方的聲、光、電、化、輪船、火車、機器、槍炮等一切技藝以及西方的自然科學,開辦報刊、學校。與洋人打過交道的奕,則成為洋務派在中央的代表,總理衙門成為推動洋務運動的中央機構。早在咸豐年間,恭親王奕就會同桂良、文祥上奏《通籌夷務全局酌擬章程六條折》。六條要點如下:(一)於北京設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專辦涉外事務。以此代替以往外事由各省督撫處理,再匯總於軍機處的舊制。(二)設三口通商大臣,無欽差銜,以專管北方新開口岸天津、登州、牛莊(後改為營口),駐於天津;其他口岸仍歸駐於上海的五口通商大臣辦理。(三)新開各口關稅由各省就近派官員管理。(四)各省辦理外國事件,請令該省之將軍督撫互相知照,以免歧誤。(五)開設外國語學校。(六)

  收集各口中外商情及各國報紙,按月咨報。這六點要求,用奕的話說就是:「就目前之計,按照條約不使稍有侵越,外敦信睦而隱示羈縻,數年間則偶有要求,尚不遽為大害」。這些措施,一改以往天朝上國的形象,形成了「故滅發捻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的方針,從而揭開了洋務運動的序幕。奕等又在《奏請八旗禁軍訓練槍炮片》中提出:「探源之策,在於自強,自強之術,必先練兵。現在國威未振,雖宜力圖振興,使該夷順則可以相安,逆則可以有備,以期經久無患。況發捻等尤宜迅圖剩辦,內患除則外侮自泯。」簡單來說,就是為了「禦侮」就要「自強」,「自強」的關鍵是「練兵」,洋務運動的基本方針逐漸形成。在這些方針的指導下,奕積極推進洋務運動,他積極興辦近代教育,引進西方先進技術,籌建中國近代海軍,倡導和支持各地洋務派創辦近代企業,「以商為戰,收回利功」,以實現富國強兵。這種「自強」的主張,符合現代化的歷史潮流,體現了恭親王奕的愛國情懷,推動了中國社會的近代化進程,對近代中國歷史產生了重要影響。

  同治四年(1865)三月,御史蔡壽祺上疏彈劾奕,隨後,兩宮太后下旨革去議政王奕的一切差使。後在惇親王奕誴、醇郡王奕譞等人的陳請下,兩宮太后命奕仍在內廷行走,管理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奕旋即入宮謝恩,痛哭流涕。兩太后再次下諭:「王親信重臣,相關休戚,期望既厚,責備不得不嚴。仍在軍機大臣上行走。」此次任命,慈禧太后雖恢復了奕的職務,但議政王的稱號卻被取消了。經此打擊,奕的聲望大受影響。

  5.阻修園工

  同治十二年(1873),同治帝已年滿十八歲,可以親政,慈禧雖聲稱願意歸政,但實際上卻牢牢抓緊朝中的各項大權。如何讓兩宮太后頤養天年,也讓自己能真正親政,成為同治帝不得不思考的問題。此時正好有內務府的官員慫恿同治帝以籌備慈禧太后生日為由重修圓明園,待工程完工後便可以請兩宮太后移駕圓明園了。因這次重修的名義是籌備慈禧生日,所以在第二年也就是同治十三年必須完工,這直接導致了工程時間緊,任務重。樣式雷家族在重修工程前規劃了應修殿宇房間「不下三千餘間」,曾製作了畫樣、燙樣,也就是製作了圖紙和模型。根據這一規劃,需重修的建築大致有:圓明園內的安佑宮;萬春園內的天地一家春、清夏堂;圓明園大宮門、正大光明殿、勤政殿、上下天光和中路各堂;圓明園的雙鶴齋、杏花春館、同樂園、武陵春色、萬方安和,長春園的海岳開襟等;再加上大量的道路、橋樑、河道泊岸、圍牆、門樓等附屬工程,工程量相當於原修建圓明園工程總量的三分之一。圓明園主要興建於康熙和雍正兩朝,乾隆帝即位後,又在圓明園的東鄰和東南鄰分別新建了長春園和綺春園。由此可見,圓明園的修築在康乾盛世的國力之下,尚需百年完成。同治年間雖有中興,但想在短短的一年裡完成百年工程的三分之一,無疑是痴人說夢。同治帝未必不知道此中艱辛,卻只顧著力推進重修工程,還特意降旨將綺春園改名為萬春園。而根據欽天監的計算,同治十三年是「太歲沖犯」,這雖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但為保險起見,在欽天監的建議下,同治十二年十二月十六日,重修圓明園工程提前供梁(供施工禮儀),並準備此後一步一步地進行修建。工程雖然及時開工,但面臨的問題卻不少,首當其衝的是資金問題。當時規定,由內務府承擔全部皇家宮殿園囿的修建費用。內務府除收到戶部按年劃撥的六十萬兩白銀外,又令戶部捐資二十餘萬兩、工部從河工水利費中劃撥白銀四五萬兩,甚至清廷還命令王公、大臣捐款報效,恭親王奕還曾帶頭捐了白銀二萬兩,捐款計有四十萬五千五百二十兩。無奈工程量過於巨大,資金缺口依然很大。面對這一狀況,御史沈淮帶頭請求緩修,奕、奕譞、景壽、奕劻等數十名王公大臣聯名勸諫,要求停止重修圓明園,批評同治帝與太監嬉戲、頻繁去工地視察等行為恣意妄為,要求同治帝「畏天命,遵祖制,慎言動,納諫章,勤學問,重庫款」。在奕等人的強烈要求下,奕等人得以當面勸諫同治帝,但同治帝勃然大怒,怒斥奕「此位讓爾如何」,批評奕譞等人「離間母子,把持朝政」,激烈衝突之下,文祥一度伏地號啕大哭,被人攙扶出去。因王公大臣的強烈反對,同治帝最終不得不下旨停修圓明園工程。十一天後,同治帝毫無徵兆地下旨革除恭親王所擔任的軍機處一切職務,並交宗人府議處。不得不說,此時的同治帝,已經過於恣意妄為了,甚至軍機處也不得不以「今日俱散值,明日再定」來抗旨。面對這一不可收拾的局面,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不得不出面令同治帝收回成命,停修圓明園,開復奕一切官職。從此,同治帝愈加消沉,貪戀酒色,不聞朝政。該事件後不到半年,同治帝竟一命嗚呼。因同治帝沒有子嗣,慈禧太后便立醇親王奕譞之子、年僅4歲的載湉為帝,改元光緒,以便繼續垂簾聽政、駕馭群臣。奕譞在慈禧太后的支持下,勢力日盛,而奕在慈禧等人的排擠下,聲望日蹙。

  6.垂垂老矣

  隨著慈安太后的突然暴斃,慈禧太后獨掌大權,奕的處境更為孤立。光緒十年(1884),中法戰爭爆發,奕因「言路交章論劾」,被慈禧太后罷軍機大臣,並被停止親王雙俸。同時,奕在軍機處和總理衙門的勢力也被全部清洗。此後,奕賦閒長達十年之久,過著「超然塵事外」的生活。光緒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奕再次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並總理海軍,會同辦理軍務,後授軍機大臣。但此時的奕,經多次打擊,已垂垂老矣,無力再挽狂瀾。

  屢遭打擊的奕,晚年曾賦詩云:「自憐終乏馬卿才,苦吟須驚白髮催;從聽世人忙似火,此心因病亦成灰。前程漸覺風光好,清氣應歸筆底來;官給俸錢天與壽,帝堯城裡日銜杯。」體現了他心灰意冷、無限悲涼的心態。光緒二十四年(1898)四月,恭親王奕病逝於恭王府。他去世當日,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親自前往悼念,並下令「輟朝五日」,諡號「忠」,配享太廟;同時下旨「王忠誠匡弼,悉協機宜,諸臣當以王為法」,以示慰藉。

  第二節

  皇帝的生父醇親王奕譞

  縱觀歷史,父親、哥哥、侄子、兒子、孫子均是皇帝,自己卻不是皇帝的人,醇親王奕譞是為數不多的例子。奕譞因參與辛酉政變而迅速崛起,因兒子當上皇帝而無比顯赫,他出任海軍衙門總理,推動了海軍近代化的進程,對鞏固海防、維護海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同時,終其一生,謹小慎微,處處討好慈禧太后,甚至在國力艱難之時,不惜修頤和園以討好慈禧太后,也留下了巨大的爭議。他在光緒帝親政後不久離世,對光緒無疑是一種巨大打擊,因為如果奕譞還在世,光緒帝與慈禧太后之間的關係或許會融洽很多。

  1.一鳴驚人

  奕譞,道光皇帝第七子,道光二十年出生。奕譞出生之時,其父道光皇帝已年屆六十,正在考慮儲位繼承問題。奕譞因年歲太小,也就被排除在繼位名單之外。咸豐皇帝即位後,奕依道光帝遺詔被封親王,但遺詔並沒有論及奕譞的封爵,於是便依例封為郡王,即醇郡王。咸豐九年(1859)三月,分府,仍在內廷行走。

  咸豐年間,奕譞並不出眾,但在咸豐帝死後不久,奕譞抓住時機迅速崛起。咸豐帝臨終之時,曾安排近臣而非近支輔政,令載垣、端華、肅順等八人輔佐年幼的載淳,以奕、奕譞為代表的近支宗室則被完全排除在權力核心以外。隨後便發生了戲劇性的一幕,雖然八大臣禁止近支王公祭拜咸豐皇帝的靈柩,可奕譞還是在第一時間硬闖梓宮,成為挑戰八大臣權威的宗室第一人。不知是因奕譞哭靈時的真情流露,還是因其帝胄身份,八大臣竟也對其無可奈何。此後不久,奕譞又出任步軍統領,從輔政八大臣之一的鄭親王端華手中分得部分軍權,為政變成功奠定了重要的基礎。據說在抓捕肅順的時候,是奕譞一腳踹開肅順的臥室大門,活捉了肅順,這無疑也是奕譞一生中的高光時刻。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中回憶道:「我很小的時候聽到了一個故事,有一天王府里演戲,演的是『鍘美案』,演到最後一場時,年少的六叔載循看見被包龍圖鍘得鮮血淋漓的陳世美嚇得坐地大哭不已,我祖父立即聲色俱厲地當眾喝道:『太不像話,想我二十一歲時親手拿肅順,像你這樣,將來怎麼能擔當國家大事』」。奕譞為何堅定地站在兩宮太后一邊?一是顧命八大臣過於排擠皇族成員,未能及時給皇族成員相應的政治地位和經濟待遇。更重要的是,奕譞的嫡福晉是慈禧的妹妹,因這層關係,奕譞無疑是慈禧太后的鐵桿支持者。

  同治皇帝即位後,下諭奕譞可以在皇帝設宴召見時免於叩拜、奏事可以不書姓名。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裡,奕譞先後被授予都統、御前大臣、領侍衛大臣、管神機營等職務。同治三年(1864),加親王銜。同治十一年(1872),晉封醇親王。同治十二年(1873),同治帝親政,罷免了他弘德殿行走的職務。整個同治一朝,奕譞職務雖多,但政治上的作為卻不多。內有兩宮太后,外有奕掌控中外大局,留給奕譞施展才華的空間並不大。

  2.皇帝生父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同治帝載淳病死。他在位十三年卻無子嗣。按祖制,應從近支晚輩中選立太子,承嗣同治帝,但這樣慈禧太后就會成為「太皇太后」,失去繼續「垂簾聽政」的正當理由。慈禧太后當然不願放棄「垂簾聽政」大權獨攬的機會。據載,同治帝載淳駕崩當夜,慈禧太后在第一時間召集奕、奕譞、奕譓等宗室商議立嗣事宜。其間有人提出選年紀稍長者立為國君,也有人建議按照祖制應在近支晚輩中「擇賢而立」。慈禧太后當即說:「文宗(咸豐帝)無次子,今遭此變,若承嗣年長者實不願,須幼者乃可教育。現在一語即定,永無更移,我二人同一心,汝等敬聽。」慈禧太后以年長者不願承嗣咸豐帝為由,要求找一年幼的孩子來繼統。慈禧隨即宣布,由奕譞4歲的兒子載湉承繼文宗為子並承襲帝位。為何慈禧太后會選中年幼的載湉?首先,醇親王奕譞的嫡福晉為慈禧的妹妹,由自己的親外甥載湉繼統,便於控制;其次,載湉是載淳的同輩,因此其只能以文宗(咸豐帝)嗣子身份繼統,這樣慈禧就可以繼續以太后的身份垂簾聽政;第三,載湉才4歲,按照祖制,得大婚後才能親政,這樣可以保證慈禧太后長期把持朝政。也許是接受不了這麼巨大的身份轉變,也許是太清楚慈禧太后的為人,據說聽聞這一安排時,奕譞竟然「碰頭痛哭,掖之不能起」,「昏迷伏地」。

  隨後,載湉被從睡夢中喚醒,由醇王府簇擁進紫禁城。次日,便宣布入承大統,年號光緒。同時,宣布「今皇帝紹承大統,尚在沖齡,時事艱難,不得已垂簾聽政」。光緒皇帝即位後,奕譞的身份頗為微妙。一方面,他是慈禧太后的妹夫,要維護太后垂簾聽政的權威;另一方面,他又是光緒皇帝的父親,要為未來皇帝親政鋪路,如何讓兩宮太后滿意,又能撫育小皇帝成長,成為奕譞必須解決的重要問題。奕譞選擇以退為進,上奏兩宮太后:「我侍從同治皇帝已有十三年,如今同治皇帝已乘龍升天,為天帝之賓。我仰瞻他的遺容,五臟都要崩裂了。忽然接到太后的懿旨,確定載湉為嗣皇帝,倉促間不知所措。舊有的肝疾復發,怕是病情加重。現在只能哀求懇請憐惜,請允許我告老辭官,為天地容一個只有爵位的人,為道光皇帝留一個庸鈍的兒子。」兩宮太后於是召集王大臣集議,因為奕譞上奏言辭懇切,於是免去其一切職任,但保留菩陀峪陵督工職務;同時授予王爵世襲特權,奕譞雖上疏請辭,但沒有得到同意。避開鋒芒,以退為進,顯示出奕譞極高的政治智慧。據說,奕譞醇親王府中有治家格言:「財也大,產也大,後來子孫禍也大,若問此理是若何,子孫錢多膽也大,天樣大事都不怕,不喪身家不肯罷;財也小,產也小,後來子孫禍也小,若問此理是若何,子孫錢少膽也小,此微產業知自保,儉使儉用也過了。」對於獨斷專行的妻姐,謹小慎微、韜光養晦或許是最好的選擇。

  3.興辦海軍

  光緒二年(1876),光緒皇帝在毓慶宮就學,奕譞奉命加以照料。奕譞這才得到和兒子相處的機會。光緒五年(1879),朝廷賞賜奕譞食親王雙祿。光緒十年(1884),中法戰爭爆發,恭親王奕主和,而奕譞主戰,其結果是恭親王奕被免去軍機大臣的職務,由禮親王世鐸代之。太后讓世鐸在遇到重要事件之時,要與奕譞商量辦理,這就使奕譞取得了相當高的政治地位,也有了一展才華的機會。這年中法戰爭爆發,清軍出兵越南挫敗了法國的進攻。《中法新約》簽訂之後,雙方罷兵。中法戰爭後,認識到海軍實力的巨大差距,奕譞建議清廷成立海軍。光緒十一年(1885)九月,海軍衙門成立,奕譞被任命為總理、節制沿海水師,奕劻、李鴻章、善慶、曾紀澤也有參與。清廷決定先建北洋水師,並讓李鴻章專門負責此事。於是,李鴻章籌劃海防,在旅順開船塢,築炮台,建海軍軍港。北洋有大小戰艦五艘,並有小炮艇、魚雷艇輔助,又向英、德兩國購買軍艦多艘,北洋艦隊逐漸成軍。後來,慈禧太后命令奕譞巡閱北洋水師,此外南洋水師也派遣全部主力艦參加,另有英法艦隊各一支前來觀禮。奕譞會同李鴻章從大沽口出發,先去旅順參觀基地設施、觀看演習,再去威海衛和煙臺檢閱中外艦艇,還視察了炮台、船塢及水師學堂,前後有十餘日。奕譞回京之後,為北洋艦隊諸將請賞。這次巡閱,展示了北洋水師的實力,也提升了清朝的國際地位。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