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2024-09-14 08:13:32
作者: 邈邈一黍
第84章
本章節來源於𝗯𝗮𝗻𝘅𝗶𝗮𝗯𝗮.𝗰𝗼𝗺
在林側福晉進宮後的第十日,四福晉終於收到封后的旨意,緊跟著進宮去,雍王府剩下的人只能接著等。
四福晉,不,皇后是進宮幹活的。
皇上交給她的第一個差事便是讓德妃娘娘接受皇太后徽號,遷居寧壽宮,並安排太妃們遷宮。
就沒有一個好辦的差事。
在此之前,德妃娘娘曾絕食要為先帝殉葬,皇上不惜跟著絕食,宗親和文武大臣們勸了又勸,這才讓德妃娘娘不再尋死,皇上為德妃娘娘上皇太后的徽號仁壽皇太后,但德妃娘娘拒絕過了。
而太妃遷宮,不是遷去寧壽宮和慈寧宮,而是把原本住在東六宮的太妃遷去西六宮,沒辦法,先帝留下的妃嬪實在太多了,如果依著規矩全都安置在太后的寧壽宮和壽安宮,那就實在太擠了。
現在只能把西六宮暫時的分給太妃們,皇上的妃嬪只居於東六宮。
東六宮目前除了德妃娘娘外,還住著先帝的佟貴妃、惠妃、成嬪……
太后不動,太妃們便不好動,太妃不動,皇上的妃嬪住哪兒,要知道林氏進宮後一直是跟皇上住的,沒有自己的寢殿,皇后倒是能直接搬到坤寧宮去,先帝的三任皇后都已經逝去多年,坤寧宮一直空著。
「皇上,臣妾實是有心無力。」
皇后無奈,她不是有意推脫,實在是德妃娘娘那裡,皇上都沒辦法,她能有什麼辦法。
「母后最在意的除了十四弟,便是烏雅家。」四爺提醒道。
太后現在鬧是為了十四,但木已成舟,現在就看娘家夠不夠份量讓太后安靜下來了。
「臣妾這就傳烏雅家的幾位福晉進宮勸說娘娘。」皇后琢磨著,十四爺雖然還沒抵京,但十四福晉和十四爺的孩子是在京城的,「臣妾能不能讓十四弟妹和弘春、弘明幾位阿哥也進宮勸說娘娘。」
「可,皇后可以酌情處理此事。」四爺利索放權,他相信髮妻的能力,「另外,朕打算封林氏為貴妃,封號珍,封李氏為齊妃,鈕鈷祿氏為熹嬪,耿氏為裕嬪,府里其他人的位份,皇后自行斟酌即可。」
幾個有子嗣的萬歲爺都自己封了,鈕鈷祿氏和耿氏的位份都比她預想的要低。
「宋氏資歷深,臣妾想封她為嬪。」
「可。」
皇后給自己人要好處:「武氏乖巧溫順,臣妾也想封她為嬪。」
武氏和宋氏不同,後者是爺的第一個格格,還為爺生下兩個女兒,只是沒養住,武氏資歷淺,沒有生養過,但卻是她的人。
「可。」
四爺對府里的格局瞭然於胸,並不介意給跟隨皇后的格格封個嬪。
「剩下的妹妹們沒有能夠上嬪位的了,臣妾便不跟您提了。」
四爺現在忙得一個頭兩個大,皇后他用了,兒子們也要用上。
最小的九阿哥直接被他送去了上書房,並安排他每日都要去看太后,九阿哥嘴巴甜膽子大又生得好,或能勾起娘娘的憐子之心。
剩下的皇子們,最小的八阿哥也有十四周歲了,到了可以入朝的年紀。
「搬進宮後還是要讀書,不可懈怠,朕會時不時檢查的,從明日起,二阿哥、五阿哥和六阿哥去戶部跟著兩位尚書學差事,三阿哥、四阿哥和七阿哥去工部跟著你們七叔學差事,八阿哥去禮部跟……廉親王學辦差。」
昔日的八爺,八賢王,八貝勒,剛剛被新帝封為廉親王。
三個去戶部的,三個去工部的,去禮部的只有一個。
四阿哥低頭看著露出來的鞋面,在心裡感慨嫡庶到底不同,好在,阿瑪只把他們分了嫡庶兩等,而不是三六九等,否則依著出身,他和五弟是最吃虧的。
六阿哥在心裡替八弟捏了汗,阿瑪剛登基,六部之中禮部現在是最忙的,而且八叔在禮部辦差多年,可以說阿瑪對戶部的影響有多深,八叔對禮部的影響便有多深。
這幾年八叔力推十四叔上位,跟阿瑪勢如水火。
他倒是能明白阿瑪為何會獨獨把八弟放進禮部,九年前的中秋宴上,是八弟失手推翻了桌子,打斷了皇瑪法訓斥八叔的話,讓八叔免遭羞辱,雖是誤打誤撞,但到底幫了八叔,八叔或許現在還記著這份情。
「兒臣不想去禮部,想去刑部。」八阿哥直言道。
禮部有八叔,刑部則有九叔,雖然九叔的重心一直在奪嫡和生意上,在刑部的權柄不大,但總是要時不時過去點卯的。
如果他能拉一個人出來,改變悲慘的結局,他希望這個人是九叔。
「為何想去刑部?」四爺不解。
「兒子聽說九叔精通俄語、義大利語、英語、法語、拉丁語和葡萄牙語,兒臣近來對外邦語言很感興趣,有機會想向九叔多請教。」
四爺看著一臉驕傲的八阿哥,他都不知道老九還會這麼多的外邦語言,是項才能不假,但於皇子而言,不過是小道,八阿哥有興趣可以學學,但八阿哥說起老九的時候,怎麼還驕傲上了。
「欽天監和太常寺內都有洋大人,你若想學外邦語言,朕安排他們教你。」
哪至於眼巴巴地去求老九教,老九那人,嘖,最不是個東西了。
「嘿嘿,兒臣想著九叔能精通這麼多門外語,肯定有學習外語的竅門,而且九叔一個人就能教六門,皇阿瑪就讓兒臣去刑部吧,禮部如今差事正多,兒臣怕給八叔和大人們添亂。」
二阿哥偏了偏腦袋,瞧這撒嬌賣乖的勁兒,排行小就是好,底下這些弟弟,有一個算一個,都別提多會纏歪阿瑪了,也不知道是誰先跟誰學的,反正在阿瑪面前都挺大膽的,那可是阿瑪,現在還是皇阿瑪。
四爺想著老九的秉性,這人心腸毒,手段狠,相當記仇,只有一個優點——講義氣,雖說看起來更像是水泊梁山的草莽義氣,但八阿哥也算是曾經有恩於老八,老九這個人記仇也記恩,可能會比老八本人更記得當日的恩情。
八阿哥要去刑部也行,既然要學外語,那就名正言順的學。
「蘇培盛,傳九貝子進宮覲見。」
「八阿哥留下,其他人都先退下吧。」
阿哥們聽見』九貝子『這三個字,多少都有些被觸動到。
前幾日,皇阿瑪剛下旨贊十二叔為先帝辦理喪事盡心盡力,冊封十二叔為郡王。
從貝子到郡王整整差了兩個等級,結果辦一場喪事,便由貝子變郡王了,這多少有些容易了。先前叔伯們里只有三位貝子——九叔、十二叔、十四叔。
十二叔升了。
十四叔是阿瑪嫡親的弟弟,便是看在皇瑪嬤的面子上,十四叔未來也絕不可能只是貝子。
就剩九叔了,名聲不好,還和皇阿瑪關係緊張。
皇子做到九叔這份上,可謂是給阿哥們敲響了警鐘,前車之鑑在此,萬萬不能走九叔的老路。
「過來幫朕磨墨。」
四爺使喚著西暖閣內最後剩下的兒子,八阿哥只能上前,磨完了墨,又聽皇阿瑪吩咐道:「把這幾封摺子念念,挑重點,別都念,朕歇歇眼。」
那就念唄。
一封兩封三四封,五封六封七八九十……
他單知道阿瑪見不得兒子閒著,不知道九叔還這麼能磨蹭。
九叔的貝子府是建在皇城,就在原來的雍王府邊上,中間只隔了一座廉親王府,而不是建在外城,建在京郊,何至於兩個時辰了人還沒到。
便是皇阿瑪不生氣,他都要生氣了,天知曉皇阿瑪到底有多少摺子沒批,他還要念到什麼時候去。
登基一個多月了,四爺頭一日這樣輕鬆,他現在才發現兒子比太監好用多了。
在眼睛酸痛難受的時候,他也曾讓身邊的太監幫他念奏摺,要求也是一樣的——挑重點。
可問題是這幾個人挑不准重點,一封摺子上一半的內容都要念,念一封摺子的時間他自己能批上十封了。
但兒子不一樣,會挑重點,會總結,這樣時間上甚至比他自己批閱都要快一點,畢竟他這一多月熬得眼睛實在太難受了,最近這幾天閱讀奏摺都比以前慢了。
他也曾讓卿卿幫他讀過,也是老問題,挑不好重點,有時候斷句都是錯的。
四爺放下硃筆,閉上眼睛,邊聽邊琢磨開了,兒子不能整天拘在身邊干念奏摺的活兒,哪怕他有八個兒子,但臣子可以,挑幾個輪流進宮給他念摺子,效率有了,他也能歇歇眼睛。
等積累下的摺子都批得差不多了,八阿哥用了六盞茶,去了兩次恭房,爺倆都用上晚膳了,九貝子才姍姍來遲。
「臣弟恭請皇上聖安。」
四爺沒搭理,親手給八阿哥卷了春餅遞過去,放黃瓜黃豆醬綠豆芽,不放胡蘿蔔。
九爺筆直的跪在中間,看這爺倆吃得香甜,還在他面前表演父子情深,呵,廢太子當年和先帝也父子情深,到頭來還不是反目成仇。
八阿哥先是不忍了,一起用膳那麼多次,他也知道阿瑪的口味,春餅里綠豆芽和黃「九叔吃了沒有?」
九爺看向老四家的小崽子,他剛一進門就認出來,這小崽子是八阿哥,小時候眉眼長得像八哥的小崽子,還在保和殿上誤打誤撞幫過八哥一次。
小崽子現在的眉眼細看還是有些像八哥的,像從前的八哥,而不是現在瘦了許多也蒼老了許多的八哥。
「沒吃,皇上召見,哪兒有時間吃飯。」
沒那心情。
八阿哥看了眼阿瑪,見阿瑪沒有表示,便道:「不如九叔也吃點,侄子給您卷個春餅,您有什麼忌口的嗎?」
應該是沒有的吧。
「看著卷吧。」九爺瓮聲瓮氣。
守孝期間,春餅里能卷什麼,蔥不能吃,蒜不能吃,葷腥不能吃,冬日裡也沒多少種青菜。
八阿哥沒急著卷春餅,而是招手讓一旁的太監拿了濕帕子來,親自取了拿給九叔,然後麻溜卷了個大半是綠豆芽的春餅遞過去。
「您嘗嘗。」
八阿哥吩咐一旁的太監:「再取個空碗來。」
碗是用來裝豆漿的,炕桌上的一壺豆漿才下了一半。
九爺跪在地上,硬是被老四家的小崽子伺候著用了三個春餅和一碗豆漿。
四爺早就用完膳了,邊在房間裡溜達著消食,邊看老九跪在那兒用膳,瞧著吃的還挺香。
「今日叫你來是有件事要交給你。」
九爺吃完了,嘴也擦了,可人還跪著呢。
「臣弟愚鈍,怕是辦不好皇上交代的差事。」
四爺忍住過去踹一腳的衝動,「倒不是朕要找你,是朕的八阿哥,他說你精通六種外邦語言,想跟著你學習外邦語,為此不願去禮部,想去你所在的刑部。」
吏戶禮兵刑工,六部之中,禮部的排名尚在刑部之前。
九爺詫異的看向小崽子,知道的還挺多。
不過什麼不願去禮部想去刑部,老四說的好像小崽子為他舍了禮部一樣,不過是先後順序罷了,皇子在各衙門輪轉是從先帝開始的規矩,當然能輪多少最終定在哪個衙門,還是皇位上的人說了算。
像他,當年根本沒輪完六部,像老十,甚至都沒在六部待過,直接就被安排去了太常寺,呵,太常寺。
「皇上打算讓嫡皇子學習外邦語?您小時候也是滿蒙漢三種語言都學,應該知道學一門語言並不簡單。」
不是誰都有他的天分。
而且雖然他喜歡西學,可也知道學這些對皇子沒多大用處,更何況還是嫡出的皇子,如果老四能坐穩這個位置,這小崽子做太子的可能性比其他皇子都大。
「你都能學會,朕的八阿哥有什麼不能的,你好好教就是了,別告訴朕你連幾門外邦語都敝帚自珍。」
九爺心中默念一個』忍『字,老四都敢把兒子給他教,他有什麼不敢教的,早晚教得這小崽子跟他們一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