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他定不會去取長安
2024-08-25 18:45:47
作者: 蕪湖起飛飛
第六十四章 他定不會去取長安
楊蕭知道這樣的計劃,別人聽了定會心存疑惑。
他笑了笑:「有何疑問,說出來便是。」
親信有些不自信,公子的謀略從未出過偏差。
他們都是從楊蕭剛開始經商便跟隨在他身邊的人。
更是親眼見證了,楊蕭是如何從商人,慢慢的到現在擁有了自己的一方勢力。
所以,一般楊蕭的命令,他們都會言聽計從。
只不過沒這次的事件,涉及他們剛剛招募的幾萬人馬,他內心確是有些忐忑。
楊蕭見他有話要說,卻又欲言又止,便放緩了語氣:
「你是想問,我是如何知道,李密會奪取龍舟輜重後便計劃去攻打洛陽的?」
見自己的心思被猜中了,親信忙點了點頭:
「是,屬下有些疑惑,那李密會遠程奔赴龍舟搶奪資源倒是在情理之中。」
「可您是如何知曉,他轉而會去攻打洛陽。」
「而不是去打長安呢?」
楊蕭笑了笑,這確實不好回答。
其實,稍微有點腦子的人都不會現在去奪洛陽。
可事實上,歷史上的李密偏就是那個沒腦子的。
又或者說,李密根本是個極為自負之人,且得行不正。
他本是出自關隴,曾祖父是西魏「八柱國」之一李弼,家世顯貴。
不過他也很有野心,隋末看出天下將亂,於是投靠楊玄感作亂。
楊玄感失敗後,李密被全國通緝,走投無路之下投了瓦崗寨。
瓦崗寨原本只是一個土匪窩,靠打劫過往商船過活。
但隨著李密加入,以優異的軍事才能一通指揮,使得瓦崗寨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不僅地盤擴大,還數次擊潰朝廷大軍而不留敗績。
原首領翟讓自知自己能力差距,便大方地讓賢了。
但豈料之後李密竟干起忘恩負義的事情,猜忌翟讓。
並擺下鴻門宴幹掉了昔日的恩人以及他的親信與家屬。
不過翟讓原先的部下當中有很多人才,諸如單雄信、徐茂功、邴元真等等。
因為正值用人之際,而且單雄信跪地求饒、王伯當替徐茂功求情等等因素
李密沒有全部幹掉,不過這也為日後瓦崗內部決裂埋下伏筆。
如果不是李密德行不正,忘恩負義,如果他能妥善處理翟讓的事情。
也不至於留下單雄信、邴元真這些隱患。
更重要的是,在歷史上,李密也曾將洛陽城包圍。
當時,楊侗手中只剩下洛陽一城,情況十分危急。
那時的宇文化及率領十幾萬大軍駐紮在郊外,對洛陽虎視眈眈。
楊侗採納了元文都的建議,招降李密,給他高官俸祿,用他的兵去打宇文化及。
想待他們兩敗俱傷時,隋軍再趁勢而出。
於是,派人封李密為太尉、尚書令,命他立即討伐宇文化及。
以李密的聰明才智,他應該看得出隋軍的用意。
但是他卻愚蠢且自負的接受了朝廷的封賞。
估計李密也怕腹背受敵,先穩住洛陽一方,等消滅宇文化及後再對付楊侗,其實他錯了。
當時的宇文化及一行人正是楊蕭此刻招撫的兵士。
原本他們並沒有弒帝叛逆的野心,當初跟隨隋煬帝前往江都的禁衛軍大多是關中人。
他們造反也是因為隋煬帝不願西歸,打算老死在江都,他們思鄉心切才發動。
宇文化及一行人經過河南,首先攻打黎陽倉,多半也是為了補充軍糧。
他們的目的是回到自己的家鄉。
可那時的李密遠沒有楊蕭得才略,明白這一切。
所以他就跟宇文化及槓上了,他將自己所有的精銳部隊都投入到與宇文化及的鬥爭中。
其實李密完全可以避免這場生死決鬥。
因為宇文化及一行人只是路過河南,急著回家的可憐人罷了。
暫時不會威脅到瓦崗軍的利益。
李密卻不明白招撫人心,反而做了一件很愚蠢的事情:「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他非但沒有像楊蕭這楊招撫楊廣的殘部,反而跟著了魔一樣一定要與歸鄉的士兵決戰。
可以說雙方士氣都很足,他們相互搏殺,據說那時的李密當時中箭落馬,昏迷不醒。
還是秦瓊冒死相救,才脫離危險。
雖然最終,在瓦崗軍將領的奮勇激戰下,宇文化及被擊退。
但是瓦崗軍也是元氣大傷,由盛轉衰。
李密擊退了宇文化及,準備進諫楊侗,卻發現洛陽城已經被王世充控制。
楊侗淪為階下囚,王世充與李密又開始僵持。
其實此時情況對王世充不利,李密占據興洛倉,軍糧充足。
而洛陽城內缺糧,當時城內有不少人紛紛投靠李密。
而當時,狡猾的王世充提出用布帛跟李密換糧食,李密竟然答應了!
洛陽人有糧食吃,投靠李密的人也少了。
李密發現後,後悔了,但為時晚矣。
這一段歷史完全反應出了李密自負的一面。
試問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捨棄洛陽這塊在他看來最大的肥肉,轉而去打長安呢?
楊蕭了解歷史,他自然是知道,可他又不能這麼說。
他稍作沉吟,隨便編了個原由:
「我很早便著人打探過。」
「李密的謀士柴孝早就建議他讓裴仁基守洛倉、翟讓守洛口倉。」
「然後自己親征關中,攻克長安。」
「其實,柴孝和的戰略路線與未來李淵的戰略路線是不謀而合的。」
「只可惜,李密目光短淺,根本不聽。」
「他認為中原才是天下的關鍵,尤其是洛陽,是天下的首都。」
「誰占據了誰才是名義上天下之主。」
「所以李密現在最想做的恐怕就是,先奪了楊廣龍舟上的輜重,在去洛陽得到傀儡楊侗。」
「殊不知中原的洛陽,無天險可守,虎視眈眈的割據勢力又很多,是諸侯混戰的主戰場。」
「即便他真能奪了龍舟的輜重,現在去奪洛陽,定也是有去無回。」
楊蕭的一番話讓手下的親信驚訝不已!
他的所有策略都被這些屬下看在眼裡。
所以這些人之所以,從楊蕭開始經商至今。
一路跟隨隨著他,也是因為他們很清楚,在這亂世之中。
能遇到像楊蕭這樣,既有謀慮又有遠志,且待人寬仁卻不失原則的人,實屬不易。
所以,楊蕭的手下對他是死心塌地。
事實上,楊蕭也卻有過人之處,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憑藉著穿越做出這樣一番大業的。
「屬下明白,這就去辦。」親信說完便拱手離開了。
看了看時間,應該差不多了。
楊蕭讓僕人將早就準備好的方形錦盒帶上,跟隨自己往晉陽宮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