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欣賞主體對藝術作品的影響
2024-08-14 20:43:38
作者: 時芹
(一)欣賞主體的審美活動是主動的,也可以對藝術作品進行「再創造」
藝術作品的種類很多,其涉及面也相當廣。欣賞者並非萬事盡知,他所欣賞的作品往往都是從自己的興趣出發。就以《紅樓夢》而言,喜歡的人才會去閱讀它,要是欣賞者對其根本不感興趣,就算他明知道這是一部名篇巨著,也不會去欣賞它。欣賞活動是一個主動的過程,故而在欣賞的過程中,往往會夾雜著欣賞者自身所獨有的理解。欣賞者的價值觀、世界觀以及學識修養都會對其欣賞活動產生影響。同一件雕塑品,收藏家、鑑賞家、普通看客對其評價往往迥異。《紅樓夢》只是一本書,但卻有無數的紅學研究者。從這個角度來說,欣賞就是人對自我本質的再確認。欣賞活動也是一種「再創造」的過程,在欣賞的過程中,欣賞者的腦海中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念頭,在這些念頭的驅動下,他可以為藝術作品添加「枝葉」。對於藝術作品而言,自創作者完成對其塑造之後,它並不具備普遍的社會效應,還不能稱為社會精神財富。它只有經過藝術的欣賞,經過欣賞者的「添枝加葉」,它的內在才得以升華,最終成為躋身社會精神財富之列的藝術作品。正如列夫·托爾斯泰所說:「感受者和藝術家那樣融洽地結合在一起,以致感受者覺得那個藝術作品不是其他什麼人所創造的,而是他自己創造的,而且覺得這個作品所表達的一切,正是他早就已經想表達的。」
(二)藝術欣賞對藝術作品的「再創造」,是一種精神層面的創造過程
雖然藝術欣賞的創造在一定程度上跟藝術家的創造聯繫甚密,但是就兩者本質而言,它們有著根本性的區別。藝術家在創造的過程中,其想像不僅伴隨著表現形式的種種探索,而且還需要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使藝術家可以將自己頭腦中的意象折射到現實世界中,進而塑造出可供欣賞的客觀對象——藝術作品。而欣賞者的創造由於受到藝術作品的本體制約,其腦海中所生出的意象只限於精神層面,無須轉化為客觀層面。王朝聞曾經說過,看人生是因為作者不同,看做品又因為讀者而不同。有一千個《紅樓夢》的讀者,他們的心中就會塑造出一千個林黛玉的形象。
延伸閱讀
紅學會對《紅樓夢》的影響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𝙗𝙖𝙣𝙭𝙞𝙖𝙗𝙖.𝙘𝙤𝙢
《紅樓夢》,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章回體長篇小說,成書於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夢覺主人序本正式題為《紅樓夢》。其原名有《石頭記》、《情僧錄》、《風月寶鑑》、《金陵十二釵》等。前80回曹雪芹著,後40回高鶚續(一說是無名氏續),程偉元、高鶚整理。
《紅樓夢》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文化性的偉大作品,自問世之日起,便綻放出耀眼的光芒。古往今來,研究《紅樓夢》的學者數不勝數,特別到了近代,更是湧現出一批大有作為的紅學家。提到紅學家,那麼就不得不提到中國紅學會。中國紅學會,成立於1980年7月,現有會員三百餘人。它是以曹雪芹與《紅樓夢》為研究對象的群眾性的學術團體,附設在中國藝術研究院紅樓夢研究所。該會的宗旨是:「團結和組織全國紅學工作者,積極開展學術研究和國內外業務交流活動,為推動我國《紅樓夢》研究事業的發展而努力。」現代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博客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名詞。中國紅學會博客圈由鄧肖達先生一手建立起來,其目的是為招納廣大愛好《紅樓夢》的朋友聚到一起。對於《紅樓夢》的研究觀點,無對錯之分。鄧肖達曾經說過:「《紅樓夢》是屬於全人類的,紅學不只是紅學家研究的專利,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發表自己對《紅樓夢》的見解,有歧義可以討論,互相學習,共同進步才是我們所追求的。」研究紅學是為了發揚我國的傳統文化,讓世界看到中國的文化成就,進而促進我們更好地與世界交流。《紅樓夢》的人文及藝術價值是非常巨大的,不可否認,如果沒有這麼多名家大眾去發掘它,那麼就算再過幾百年,它依舊是一本普普通通的古文書籍。《紅樓夢》是一件璀璨的藝術品,唯有眾人不斷去欣賞它,開鑿它,其藝術價值才可以完全呈現於公眾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