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4-08-14 20:43:26 作者: 時芹

  英國思想家阿諾德把文化視為人類創造出來的完美知識體系。「文化即探討、追求完美。」「文化以美好與光明為完美之品格。」這是在強調文化的高雅品位與藝術審美之間的相互關照。

  高爾基曾說:「照天性來說,每個人都是藝術家,都希望把美的事物帶到他的周圍。」這是在突出藝術與完美人生的必然聯繫。

  

  藝術不但帶給人們心靈的薰陶和自我意識的覺醒,使人類變得高貴、理性,更能帶給人們巨大而持久的幸福感,引領人們享受成功人生。

  縱覽人類發展史,從古到今,世界上最根本的建設無非就是人自身的建設,只有提高人類自身的素養,才能提高整個社會的文明程度。人的素養包括科學素養、藝術素養、人文素養、心理素養四種。其中,藝術素養始終是人的最基本的素養。它是一種審美素質,內容博大精深,包羅萬象,生活中人們往往通過對音樂、舞蹈、繪畫、建築等一切美的東西的認知和感受,獲得完整的藝術體驗,提升自己的藝術素養。了解人類文化的精髓、把握文藝欣賞的技巧,努力提高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追求剛健有為的理想人格,更是現代人獲得完美人生、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藝術欣賞》這本書正是帶著這樣的使命來到讀者的面前。

  藝術欣賞是對藝術作品的「接受」——感知、體驗、理解、想像、再創造等綜合心理活動,是人們以藝術形象為對象的通過藝術作品獲得精神滿足和情感愉悅的審美活動。學會藝術欣賞,可以提升欣賞者的藝術修養,升華欣賞者的精神世界,進而影響並幫助欣賞者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學會藝術欣賞,首先,要培養自己的審美趣味,擴大自己的欣賞視野。例如,要想欣賞音樂,需要有會聽音樂的耳朵;要想判別形態的美,就需要有銳利敏感的眼睛;要想接觸古今中外一切優秀的文藝作品,就需要閱讀它們、欣賞它們,藉以鍛鍊自己的形象思維能力。其次,要向那些具有某種專長的人學習,獲得藝術欣賞方面的指導和幫助,從而提高自身的審美品位和鑑賞能力。專家的意見往往可以影響甚至改變一個人的興趣和觀點。對藝術作品進行具體的分析、講解,有助於人們加深對作品的認識、理解和感受,深刻認識現實社會生活。最後,要深刻領悟藝術作品的價值,全面汲取營養,陶冶道德情操。其一,藝術具有認識價值。一部優秀的藝術作品,能深刻而典型地反映社會歷史,能成功地再現生活。提高藝術修養,有助於全面欣賞藝術作品,深刻地認識作品的社會意義,更全面地理解社會和人生,從而增強歷史責任感;有助於更好地吸收人類文化的一切精華,吸取一切進步的思想營養,從中獲取向上的力量。其二,藝術具有享受和娛樂的價值。人們通過欣賞藝術,可以增加生活情趣,從而增強對生活的感情。這樣,在群體中的形象也將更加豐滿、更富有人情味,更能夠和群體融合在一起。其三,藝術還具有道德價值。藝術作品往往都是通過人物形象來感染讀者和觀眾的,因而對思想的薰陶作用也更富效果。我國美學家李澤厚曾提出人的審美能力形態三層次說。他認為,人的審美能力包含如下三個層次:悅耳悅目、悅心悅意、悅志悅神。他所講的第三層次的審美能力就是說藝術具有道德價值,可以錘鍊道德情操。一部優秀藝術作品中的藝術形象,對自己道德觀念和人生選擇方面會產生重大影響。學習藝術欣賞,可以通過進步的藝術形象,吸收進步的道德觀念,逐步培養道德情操。

  筆者認為,通俗的、大眾化的藝術欣賞範圍不僅僅囿於狹小的藝術圈,其輻射面足以涵蓋整個社會人群。換言之,社會生活中,無論你是何人,從事著何種職業,有著怎樣的教育背景,人人都有欣賞藝術的能力,所不同的只是能力和層次上的差別。而能力上的差別是後天的,也是可以改變的。通過與各種經典藝術作品的接觸和體悟,我們必將體驗到與藝術同在的快樂,我們的藝術欣賞能力和審美眼光必然會不斷提升。寫作本書的意圖並不是為了提升讀者的藝術專業技能,讓每個人都成為藝術家,而是希望廣大讀者能夠在藝術欣賞過程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妙,同時肯定自己藝術欣賞方面的能力,慢慢培養對藝術的興趣,積累與藝術接觸的經驗;進而通過更好地欣賞藝術作品,升華自己的精神生活。

  本書根據大學生公共藝術課程要求,在原有基礎上進行了全面修訂。目前全書共為八章,各章內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重點介紹藝術欣賞的要則,分別從藝術欣賞的對象、性質和意義三方面加以闡述,幫助閱讀者對藝術欣賞建立起基本的認識。

  第二章介紹音樂藝術欣賞知識和方法。第一節介紹了欣賞音樂的基本知識,然後依據地域進行分類;第二節、三節介紹了中國音樂和西方音樂作品,及其這些音樂作品的歷史背景和欣賞方法。

  第三章介紹舞蹈藝術欣賞的知識和方法。第一節介紹欣賞舞蹈的基礎知識和方法;第二節著重介紹舞蹈藝術形式及其作品(包括中國民族舞蹈、中國古典舞蹈、芭蕾舞和歐美現代舞四個方面)。

  第四章介紹電視藝術欣賞的知識和方法。第一節、二節概述了電視欣賞的基本內容,然後就電視劇的各種藝術形式及其敘述手法加以闡述;本次修訂特別加入第三節「電視紀錄片欣賞」,使讀者對這一最常用的電視藝術拍攝方式有進一步認識。

  第五章介紹電影藝術欣賞的知識和方法。第一節敘述電影欣賞的基礎知識;第二節欣賞中國電影,同時串講中國的七代導演(抑或是六代導演)發展狀況;第三節,介紹外國電影作品及其欣賞指要。

  第六章介紹書法藝術欣賞的基礎知識和方法。本章從不同時代書法的藝術特點介紹,到具體書家和書法作品的分析,幫助讀者把握書法藝術欣賞的基本要領。在「書法欣賞釋例」這一節中,選取楷書、行書代表作品予以詳盡闡釋。

  第七章以繪畫、雕塑作品為主,介紹了造型藝術欣賞的知識和方法。第一節為造型藝術欣賞指要;第二節為中國繪畫欣賞;第三節為中國雕塑欣賞;第四節為西方繪畫欣賞;第五節為西方雕塑欣賞。

  第八章介紹設計藝術欣賞的知識和方法。第一節,對設計的基本含義和發展歷史進行具體闡述;第二、三、四節,分別選取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和產品與服裝設計中的部分內容進行闡述。其中,「產品與服裝設計」以服裝設計為重點加以介紹。

  本書作為大學生公共藝術課程教材,選取主要的藝術門類和藝術欣賞必要的基礎知識和方法,進行導向性的藝術入門引領。在內容選擇方面主要考慮到與時代生活切近,不求全面,可能掛一漏萬,但意在觸發讀者的欣賞興趣。本書提供開放性的教學空間,任課教師可以本書內容為抓手,根據學生的興趣進一步拓展。本次修訂工作全部選擇所在藝術領域的專業教師,並根據藝術普及的大眾化程度,對全書進行整體設計和局部調整。如刪減了戲曲藝術的章節,增加了書法藝術欣賞內容;對原書中專業界定不夠確切和文字表述不夠完整的部分進行深度修改,避免教學使用中產生誤解和誤導。

  具體修訂分工如下:本書特聘陳衛和擔任主編。時芹(濟南大學)負責第一章,陳晞(華南師範大學)負責第二章,王曉兵(華南師範大學)負責第三章,勞葉辛(廣州美術學院)、張貴明(山西傳媒學院)負責第四章、第五章,吳慧平(廣州美術學院),負責第六章,陳衛和(廣州美術學院)負責第七章、第八章,並負責全書的統稿工作。由於時間匆忙,錯漏在所難免,懇請專家和讀者指正,以便有機會再做完善。

  編者

  2014年1月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