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版後記

2024-08-14 18:02:55 作者: 蔣孔陽

  《西方美學史》(第一版,原名《西方美學通史》)1999年問世以來已經整整十三年了。當時,這是國內第一部關於西方美學的貫通古今的「通史」。記得曾經有朋友問我,這麼大規模(七卷本)通史今後恐怕不大會有人再寫了。我回答說:既然有第一部,今後必定還會有第二、第三部。我沒有什麼奢望,只想這部通史能被學界和讀者用十年就心滿意足了。前幾年汝信先生主編的《西方美學史》(四卷本)同樣是一部通史之作,其思路、結構、敘述方式與我們的《西方美學史》(七卷本)有所不同,其中有不少新材料、新觀點都值得我們學習、借鑑。不過,在我看來,這兩部通史雖然出版時間有先後,但從美學史的書寫角度而言,是各有所長、各有特點的,它們可以互補,但若干年內恐怕難以互相取代。換言之,時至今日,《西方美學史》(七卷本)也許還有繼續存在的某些價值。

  這個想法三年前就在我心裡萌發:十年版權期限已到,能不能作一些修改出新版?為此,我曾經找過兩三家出版社,都由於種種原因沒有成功。2011年九十月間,正當我的「熱」心漸漸「冷卻」之際,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曾憶夢編輯主動找到了我,希望《西方美學史》能吸收十幾年來學界的最新成果,修訂出新版,這使我們十分欣喜和感謝,不僅僅因為《西方美學通史》可以在新的時代獲得「新生」,而且原來書中有一些章節或者內容較為單薄,或者材料較陳舊,或者寫得比較粗糙,還有的應該寫而實際缺失的,都應該進行一定的修改補充,出新版正是一個極好的機會;更重要的是,主編之一、我的導師蔣孔陽先生在1999年6月書出版前就去世了,他沒有能夠看到1999年9月出版的《西方美學通史》,這是我們最大的遺憾。然而,今年是蔣孔陽先生九十周年誕辰,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西方美學史》的出版,就是對蔣先生最好的紀念。

  下面,將《西方美學史》本次修訂情況說明如下:

  第一卷《古希臘羅馬美學》、第三卷《十七十八世紀美學》、第四卷《德國古典美學》、第五卷《十九世紀美學》基本未動,保持了原來面貌。

  第二卷《中世紀文藝復興美學》有所增補。主要是充實了第二章《聖經的美學思想》的相關內容;第三章《聖奧古斯丁》增加了一節「論符號」;第八章《12、13世紀神秘主義美學》增加了「夏特爾學派」一節;第九章《經院美學》增加了「大學的誕生」一節;以及重寫了第十四章第二節「庫薩的尼古拉」等。本卷增補由陸揚教授完成。

  第六卷《二十世紀美學(上)》有所增刪。主要是刪除第二十一章,其中第一節「斯賓格勒的文化歷史哲學美學」移至第四章,同章易名為《藝術科學論和文化藝術史美學》;第三節「馬斯洛的人本主義心理學美學」移至第八章《精神分析美學》。改寫和重新編排第二十章《前期西方馬克思主義美學》,由孫士聰副教授重寫了第一節概說和盧卡奇、本雅明、阿多諾和馬爾庫塞等節;由劉凱副教授修改了第七章《俄國形式主義》,重寫了其中第一、第二節和第五、第六節;修改了第十三章《布拉格學派》第一節,重寫了第三節。

  第七卷《二十世紀美學(下)》也有所增刪。主要是第二十三章《結構主義美學》中的阿爾都塞一節由孫士聰副教授重寫並移至第六卷第二十章《前期西方馬克思主義美學》中;《後期西方馬克思主義美學》也作了修改調整,由孫士聰副教授重寫了概說、伊格爾頓兩節。第二十七章《巴赫金的美學思想》由我重寫,高燕副教授參與了部分起草工作。第二十九章《後結構主義美學》增加了一節「德勒茲的文學理論」,由胡新宇博士撰寫;同時,由劉琴、黎明博士參與部分起草工作、由我重新整合、修改、補充了第六節「耶魯學派的解構主義批評理論」。此外,第三十二章《後現代語境中的美學和文化理論》由我作了個別文字上的修改,另外增補了一節《列維納斯與他異性美學》,由張中博士撰寫。

  六、七兩卷中還有一些零星、局部的修改,就不一一說明了。

  策劃、組織《西方美學史》修訂的整個工作由我負責,陸揚教授也參與了部分整理、統合的工作。

  本章節來源於𝚋𝚊𝚗𝚡𝚒𝚊𝚋𝚊.𝚌𝚘𝚖

  在此,我代表我們編寫《西方美學史》的全體作者,向鼎力支持《西方美學史》出版的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的相關領導、編輯,表示衷心的感謝!

  朱立元

  2013年6月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