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四方混戰

2024-07-18 07:44:01 作者: 黑咖啡少糖

  文安之是天啟二年進士,曾以庶吉士的身份進入翰林院,資歷比郭之奇還要老。

  因為德行高潔,他在朝野的聲望都很高,在東川備受軍民愛戴。

  所以,李定國認真考慮文安之的建議,最後發現,聯清抗清並非無稽之談。

  本書首發𝘣𝘢𝘯𝘹𝘪𝘢𝘣𝘢.𝘤𝘰𝘮,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朱由榔在離開湖廣之前,曾與他分析天下大勢時,將全國清軍分為幾種。

  第一種是旗民,包括禁旅八旗、各地駐防八旗和尚未編入軍隊的牛錄壯丁。

  無論滿、蒙、漢,都是「主子」,或者主子的包衣奴才。

  旗民在跑馬圈地、科舉、出仕做官等方面占盡優勢,犯輕罪免罰,犯重罪免死,是真正的人上人。

  只要清廷不倒,旗民就能以主子的身份,祖祖輩輩享福。即使子孫再無能,也能憑藉「鐵桿莊稼」的優勢衣食無憂。

  旗民是很難拉攏的,唯有拼個你死我活,戰場上決出勝負。

  第二種是手上沾滿同胞鮮血的綠營將領,比如說吳三桂、張勇、線國安之流。

  這些人造下的罪孽太過深重,與明軍有血海深仇,所以只能跟隨清廷一條路走到底,基本不會考慮投降。

  當然,還有一些人,既是罪孽深重的漢人,又被清廷拉進了八旗,對清廷更是忠心耿耿,比如說李國英、朗廷佐、耿繼茂、劉之源等等。

  而湖廣綠營屬於第三種,他們已被明軍打得膽寒,又在被迫合作中嘗到很多好處。

  和前面兩種人相比,他們對明軍的攻擊意向更弱,未來更容易舉旗投降。

  本來,李定國對這種分法有點不以為然,主張所有清賊都不可信任。

  就算湖廣綠營忽然繳械投降,他都要謹慎觀察一段時間,以免是詐降。

  不過吳三桂、李國英的舉止讓他有所觸動。

  顯然,清廷非常很認同朱由榔的觀點。

  明軍一發起二次北伐,便命令吳三桂、李國英夾擊湖廣,試圖將湖廣綠營從第三種重新轉換為第二種。

  如果湖廣進展順利,這兩支清軍說不定還會去江西、南直隸大幹一場,對「親明份子」來一次徹底的大清洗。

  明軍和張長庚聯手消滅吳三桂、李國英,剩下的敵人只有張長庚;

  坐視吳三桂、李國英分別吃掉湖南湖北,剩下的敵人就是實力更強的吳、李聯軍。

  儘量幫助張長庚度過難關,或許是最划算的方案。

  文安之嘆道:「陛下常說,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是一點都沒錯啊!」

  第二天,周培公再次被召見,得到一個不知該歡喜還是發愁的答覆。

  李定國宣稱,他將以大明親王的名義,支持湖廣綠營抗擊甘陝綠營和吳三桂軍閥。

  當然,不僅限於口頭支持,還會有一系列軍事支持。

  比如,房山郝搖旗、賀珍將再度囤兵谷城和鄖陽,威脅甘陝綠營側翼。

  如果張勇、李國英直接攻打襄陽,那麼夔東明軍就會派兵襲擊他們的糧道,甚至出兵攻擊鄧州;

  另外,王光興、塔天寶、馬騰雲等大將會率部向常德靠攏,伺機騷擾吳軍側翼。

  李定國只有一個條件,湖廣綠營不得放棄襄陽、鍾祥或長沙。

  周培公道:「我們同時守住南北兩線,恐怕會很吃力。」

  「這是張長庚、劉兆麒和董學禮的問題。吳、李二賊為懲戒你們而來,總不至於讓我軍替你們打頭陣吧。」

  李定國指著襄陽、長沙這兩個大城,又肅容道:「如果你們一觸即潰,我們調頭就走。反之,如果你們打得還不錯,我軍會適當出擊,分擔你們的壓力。」

  周培公無言以對,帶著李定國的承諾返回武漢。

  幾個督撫對這個答覆有似曾相識之感。

  一番商討之後,張長庚忽然指著江陵的方向破口大罵:「他媽的,李定國這個莽夫,也被陛下帶壞了呀。讓我們同時守兩線,不是拿我們當槍使嗎?」

  幾個督撫當然知道,湖廣綠營和甘陝綠營、吳三桂軍拼個三方俱傷,對明軍而言是最好的結果。

  但如果不按李定國的意思辦,他們肯定會被李國英或吳三桂抓去砍頭,只能兩害相權取其輕,捏著鼻子選一個能保命的。

  就這樣,數萬清軍陸續從武漢出發,分別增援襄陽和長沙。

  當甘陝綠營的先頭部隊抵達襄陽城下時,董學禮已經趕到前線坐鎮。

  張勇二話不說就命令麾下攻城,然後遭到湖廣綠營迎頭痛擊,一時間打得天昏地暗。

  張勇驚訝地發現,兩年前孱弱不堪的湖廣綠營竟然變得能打。董學禮指揮他們堅守城頭,死戰不退,連續幾天挫敗敵人進攻。

  接著,後方不斷有消息傳來,明軍正向谷城大舉增兵,並派出大量騷擾部隊,襲擊沿途收集糧草的甘陝兵。

  「郝搖旗他奶奶的,老子不去打他,他反倒來打我?我們清理門戶,關他們什麼事?」

  明軍的舉動顯得朝廷收拾張長庚的決定英明無比,整個湖廣官場已經敗壞,個個都是通明的反賊。

  為了防備明軍偷襲後路,李國英不得不親自率部坐鎮鄧州,監視明軍的動向。

  甘陝綠營在堅守漢中的過程中損耗極大,很多都是剛剛徵召的新兵。除了張勇帶去的先頭部隊,後面的二線部隊並不比湖廣綠營強多少。

  而郝搖旗在過去兩年發了大財,麾下將士個個精神飽滿,武器精良。

  如果不是李國英應對得當,恐怕連補給都無法運到前線。

  在湖南,戰情也混亂不堪,形成三方混戰的局面。

  吳三桂忽然發現,本來已欲撤退的袁廓宇忽然精神起來,面對近十萬大軍的威脅,竟然沒有棄城而逃。

  接著,大量戰船駛進湘江,將他好不容易搜集到的船隻一艘接一艘撞沉。

  其中很多戰船竟掛著明軍的旗幟,在到處都是清軍的戰場上顯得特別突兀。

  攻城湖廣降軍士氣本就很低,看到明軍竟然在幫忙守城,更加磨磨蹭蹭,沒有戰意。

  就在吳三桂考慮要不要派嫡系部隊攻城的時候,側翼傳來消息,大股明軍攻取了常德,正向長沙府的益陽縣進發。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