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債市誕生
2024-07-18 07:43:37
作者: 黑咖啡少糖
從秦始皇統一華夏以來,無論是暴秦強漢,還是盛唐弱宋,都會向治下臣民收取賦稅,以維持朝廷度支和皇帝揮霍。
老百姓也認為繳稅是天經地義的事,區別只是多或者少。
如果一年的收穫不但能完稅,還剩下不少,那當朝皇帝一定是個聖賢明君;相反,如果被逼到賣兒賣女,還不讓稅吏停止搜刮,那麼皇帝身邊一定有小人。
哪怕最狂妄的惡霸,最無恥士紳,也只敢鑽空子少繳一些,或者哭窮請求朝廷減免。
本書首發𝖻𝖺𝗇𝗑𝗂𝖺𝖻𝖺.𝖼𝗈𝗆,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比如七八年前,朱由榔剛收復孟密、木邦和安南時,實力還很弱小。當地土司、豪強臣服後第一件事,便是懇求皇帝少收一點稅。至於完全不交錢,那是誰也說不出口的。
總而言之,沒有人會質疑朝廷收稅的正當性,畢竟沒有錢,皇帝無法養活成數千官僚和幾十萬軍隊。
朱由榔也這樣想的。他甚至說過這樣一句厚臉皮的話:大明臣民只有兩件事不可避免,那就是納稅和死亡。
稅收無孔不入,每個人都習以為常。
然而很少人想過,朝廷收到稅金之後,會怎麼花。老百姓連想都不敢想;普通官員也許會關心,不過無權置喙。
整個大明朝廷,只有皇帝、內閣、戶部尚書、侍郎等少數幾個人有權知悉朝廷每年的收入和度支。其他人膽敢打聽,少不得一個敵國細作的罪名。
所以,當《廣州消息》刊登國情報告時,無異於平地響起一聲驚雷,將所有人炸得茫然不知所措。
文官一邊讀著報紙,一邊與心中猜測互相印證,得出「原來如此」的感慨;武將則痛罵軍火供應商,說那些奸商收了幾百萬兩,卻交給軍需部一堆破爛貨——燧發槍這麼簡單的東西,居然還會出故障,什麼玩意。
廣州巡檢總局甚至一度糾集數百官差,把西城的廣東報社給圍了起來,硬說總編屈大均是清廷派來的細作,竟敢在報紙刊登朝廷機密。
直到兵部職方司郎中親自趕到現場,拍著胸脯擔保這是聖上授意,廣州總巡檢才猶猶豫豫地撤圍。
國情報告迅速取代二次北伐,成為老百姓在街頭巷尾議論的熱題。
從腰纏萬貫的大豪商,到家徒四壁的赤貧;從老實巴交的農民、到心有九竅的牙人掮客……所有人都在計算,自己繳納的銀錢花在了哪個部分。
有一些人以為,報告裡「朝廷雇員」後面的數字就是官員數量,然後痛罵稅銀都被數萬貪官污吏給吃了;有人質疑,工部是否有必要花費數千兩銀子,翻來覆去地修廣州城那幾條大街。
不過,更多人堅信,自己所繳稅銀變成武器盔甲或者軍餉,被送到了前線。也許某個將士手裡的那桿槍,就是自己所繳的五兩銀子買的。
還有人津津樂道,在過去一年裡,軍隊繳獲比田賦還高,數額僅比商稅少一點點而已。這證明王師威武,一直在打勝仗,越打越有錢。
國情報告的用詞十分新穎,比如預算、決算、國民生產總值等等。
朝野上下的疑惑是如此之多,朝廷的新聞發言人不得不連續召開幾次新聞發布會,向各大報社的記者們解答各種問題。
比如國情報告裡所提到的「雇員」不單指官員,還包括了巡檢、密探、胥吏和僱傭來幹活的勞工;又比如,收入和支出里列出的「其他」,代表那是朝廷不予公開的機密,民眾不用反覆猜測。
至於朝廷公布國情報告的目的,發言人這樣感慨:「陛下說了,天下之財皆出之於民,百姓有權知道朝廷收了多少錢,花在了哪裡。」
報社的記者們反覆咀嚼發布會上所聽到的內容,然後在報紙上對每一個數字反覆分析。
整整一個月,廣州府的老百姓都在各種新聞中度過。
大家張口就是朝廷,閉口就是國事。「妄議朝政」這個詞被徹底掃進故紙堆,誰要是說話不帶幾個新詞,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廣府人。
在十一月的第一次御前會議上,郭之奇、方以智等閣臣不得不承認,之前所擔心的朝野動盪並沒有發生。
軍中將士和老百姓罵歸罵,但他們對皇帝和朝廷的信心似乎更足了。
朱由榔道:「自該如此。朕這幾年費勁心思處理國務,一刻也不敢偷懶。諸位替朕分憂,不說披肝瀝血,也算殫精畢力了。咱們幹得怎麼樣,難道下面的官吏、將士和老百姓看不出來嗎?依朕之見,這國情報告以後每年都要公布,形成定例。如此,大家便不敢有所懈怠了。」
郭之奇、方以智等人暗暗叫苦。這給內閣和部臣出了一個天大的難題。
以前在中樞做事,只要不犯大錯,再和清流搞好關係,名聲都不會太差。如果每年都要出一份國情報告,等於每年都要和前一年做比較,而且是放在天下人面前,任由天下人挑刺。
正所謂眾口難調,無論干成什麼樣,總會有罵的人。要想博一個賢相良臣的名聲,比以前難太多了。
朱慈煊道:「陛下聖明。如此一來,世人對朝廷就不會再有懷疑了。」
朱由榔點頭道:「沒錯,朕早就說過,公布國情報告,就是為了朝野上下一心,不再有猜疑。咱們把百姓當成股東,把自己當成經理,如此,老百姓還有什麼不放心的呢?」
與會眾人紛紛嘆服。
接著,朱由榔又問起小額不記名債券的印製情況。得到準備完畢的答覆後,便下令在商業銀行和交易所公開發售。
國債被命名為「北伐國債」,專門為北伐籌措軍費而設置,朝廷承諾,每一分錢都會花在北伐上。
和之前面向豪商、友國出售的國債不同,這次銀行出售的國債最小面值非常小,最大的一百元、最小才一元。
老百姓可以憑白銀、銅錢或者紙鈔購買不同期限的國債。最長五年,每年利息高達一分半;最短一年,年利為一分。
根據約定,國債到期後,持有者便可以連本帶利取回現鈔或現銀。若著急用錢,還可以在交易所把債券賣掉。
廣州股票交易所正式更名為證券交易所,繼期市、股市後,債市也終於在大明誕生。